12月23日,权威媒体《人民日报》刊发文章《无人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再度关注无人机行业发展。文章指出,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注册的无人机数量高达33.9万架;我国消费类无人机出口数量占全球无人机出口总量的70%左右,达到120多万架。目前无人机已应用于农业、植保、快递运输、灾难救援、测绘等多个领域,具有高科技、低成本、应用广泛、亲和力十足等特点,在未来的几年里,无人机还会成为一种更加普遍的劳动工具。文章认为,应加强监管、培养人才、完善法律法规,促进行业良性竞争。此外 ,文章还指出,在5G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中,无人机将迎来新的机遇,5G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无人机进入更加智能化和小型化的时代,届时将会催生更多的无人机替代人工、天空替代地面、群体作业替代个体作业的无人机应用。零度智控副总经理史圣卿,携恩科技CEO刘洋,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洪忠,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主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殷志宏等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的采访。
据中国民航局10月21日消息,10月15日,由中国民航局副局长吕尔学向杭州迅蚁公司所属的杭州送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CEO章磊颁发了《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批准函》和《无人机物流配送经营许可》。这就意味着无人机行业迈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因为这是民航局《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管理规程(暂行)》和经营许可“放管服”新政发布以来,国内首个完成运行风险评估和验证工作的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项目,同时也是全球首个获得城市场景无人机物流试运行批准的项目。
2月15日(星期六)下午,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副局长李健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民航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各项要求,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统一部署下,从1月24日至2月14日,民航局共组织21家国内航空公司,执行了紧急驰援武汉航空运输任务241架次,运送人员29364人。其中执行医疗运送任务181架次,执行海外滞留湖北籍旅客回国包机任务9架次,接回湖北籍旅客1185人,执行海外包机任务48架次,包括紧急物资的运输。在任务执行中,民航局各单位快速响应,积极请战、团结协作,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用了1个小时,完成了李克强总理要求的运送2万个护目镜相关任务,最多曾在两天时间内紧急安排50架包机运送6288名医疗人员驰援武汉,最远赴南非德班,将54吨防疫物资运送回国。下一步,民航局将鼓励更多的航空公司参与到疫情防控运输保障中,组织更多的力量确保全国支援湖北空中运输大通道的畅通,要求各公司同时要注重一线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防护工作。
请楼上打牌的群众赶快把牌收了!我们已经通知了派出所,对你们进行录像取证……”2月17日,一则无人机“喊话”楼顶打牌群众的视频在网上刷屏。